2025/7/11(五) 等不到信 台灣關稅安全了?匯損來了!台股撐得住?【早晨財經速解讀】
節目金句
- 「投資裡當中最重要的,不只是我們看到眼中的行情呢,而是你內心的框架。」
- 「我們的操作就是景氣投資嘛,景氣沒有出現重大拐點之前呢,有任何重大利空,那就是幫助你現金壓低部位的時候。」
- 「投資其實也不是一次性的賭注,它是一個長期一個動態的過程,真正的投資者懂得控制風險,等待合理的機會。」
- 「不論主動審視自己當初的邏輯是否還站得住腳,適時的離開,或者在你績效不好的時候,你要深思你為什麼走到現在,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。」
- 「做投資最忌諱的就是來都來了、將錯就錯。」
- 「股市就將一路驚驚漲,很明顯利空鈍化了,大家想的不是 8 月 1 號關稅會課多少,大家想的是 8 月 1 號到期以後,還會延到幾月幾號呢?」
Mind Map
三句話總結
- 儘管美國實施高關稅,美股與輝達市值創新高,比特幣也突破新高,顯示市場對利空反應鈍化,焦點轉向後續談判與延期。
- 美國對巴西與日本等主要貿易夥伴採取強硬關稅政策,引發談判僵局,甚至可能促使巴西等國採取報復性措施。
- 台灣 6 月出口創高但面臨匯損壓力與「洗產地」調查疑慮,所幸通膨趨緩與散戶 ETF 買盤支撐台股。
投資建議
- 投資核心在於內心框架與操作策略是否符合自身的投資。
- 當景氣位階未出現重大拐點前,任何的重大利空事件,應視為壓低現金部位、進場布局的好機會。
- 警惕沉沒成本謬誤,「來都來了」「將錯就錯」會導致小錯變大錯。
- 投資是長期且動態的過程,需懂得風險控管與機會等待。
- 應主動審視投資邏輯,在績效不佳時反思原因,避免僥倖與拖延。
川普關稅戰
- 市場反應鈍化:川普對巴西課 50% 關稅,市場短暫恐慌,但股市仍持續上漲,顯示市場對關稅利空已呈現「鈍化」現象,更關心 08/01 到期是否延後,而非關稅稅率高低。
- 巴西反制措施:
- 巴西總統魯拉因對美強硬,民調顯著拉升,突顯「對美強硬可獲票源,對美服軟才可能取得更優惠稅率」的困境。
- 巴西為封閉經濟體,內需強,關稅與審查嚴格。
- 可能祭出咖啡出口管制,美國主要咖啡進口來源是巴西,將衝擊美國咖啡價格。
- 日本談判困境:日本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陷入僵局,可能過度信賴美日同盟地位,誤判川普標準。
- 越南稅率疑雲:越南關稅原先預估 11%,收到卻是 20%,美國談判跟新聞稿可能是不同團隊,或許川普可能無意在 07/09 解決關稅問題,只是藉此持續施壓,爭取各國國內市場的全面開放。
- 關稅清單缺乏邏輯:近期公佈的關稅名單毫無邏輯可言,此次關稅操作可能混亂。
銅庫存與供應鏈
- 川普威脅徵收 50% 銅關稅後,銅價出現劇烈波動,紐約銅出現庫存暴增但價格同時大漲的反常現象。
- 紐約銅交易商的庫存以驚人速度上行,顯示市場提前囤貨以因應供應鏈中斷。
- 美國市場在關稅戰結束後,下半年恐面臨部分產品庫存嚴重過剩。
全球通膨狀況
- 日本:目前全球通膨最嚴重的國家,CPI 年增 3.5%。
- 降息條件已具備:目前數據各國央行 (包括聯準會) 已具備降息條件,但聯準會因通膨預期心理 (擔心關稅會引起通膨) 而不願降息。
書籍導讀
- 《富士坑》:揭露富士康在美國投資案創造就業不如預期,補貼成為企業與顧問的利益輸送,反映文化與法遵問題。
- 《一看就懂!美國的地緣政治》:由商周出版,透過大量圖表以淺顯方式解析美國當前時事,解析川普「讓美國再次偉大」背後戰略與亞洲平衡格局。
美國市場
美股 (07/10 ET)
- 道瓊 +0.43% (44,650)、標普 +0.27% (6,280)、納指 +0.09% (20,630)、費半 +0.75% (5,708)
- 多頭延續:美股持續創高,標普與納指創新高,道瓊接近去年高點。
- 費半:正挑戰去年 7 月高點。
- 輝達:
- 突破 4 兆市值,股價持續創高,超越 25 年前網路泡沫時期思科的全球市值最高紀錄。
- 本益比下滑:銷售倍數驚人,EPS 快速增長,今年的本益比反而比去年低,獲利快速追上股價。
- 比特幣創新高:114,000 美元。
- 散戶表現優異:上半年累計報酬率達 40%,超越 QQQ (34%) 和 SPY (30%),且大幅跑贏對沖基金,特別是 4 月股災,散戶大幅抄底,隨著標普 500 創新高後大獲全勝。
- 對沖基金與機構:大量對沖基金在美債流動性問題中被洗出場,機構投資者目前才開始轉多,給出相對高的目標價和樂觀情緒。
高盛對下半年展望
- 美股在第二季度快速反彈,並重回金髮女孩經濟後,下半年的風險反而陸續提升。
- 三大風險:
- 企業因關稅不確定,不敢下半年大幅擴廠,導致投資不確定性。
- 高利率維持太久,聯準會因通膨預期心理不願降息。
- 美元走弱有利出口,但衝擊美元資產。
- 趨於保守:雖陸續調升標普 500 目標價,但對下半年行情開始趨於保守,認為急彈後將呈現緩牛格局。
台灣市場
美台關稅談判
- 台灣稅率尚未公布,可能原因:
- 雙方談判可能仍有歧見。
- 釋放善意:台灣釋放相對日韓更友善的善意,美方觀望,給台灣更多時間調整。
- 政治考量:美方可能顧及台灣當下的政治環境 (7 月底有選舉),避免動作過於強硬引發反彈,或釋放過於有利執政黨訊息。
- 內部權力鬥爭:不排除美方內部存在新一波的權力鬥爭。
- 貨物稅、關稅調降:已在台灣形成全民共識,美方將持續產生壓力。
- 進口車價預估降幅:若美國進口車免除所有稅收 (貨物、進口、奢侈稅),Model 3 預估價格 -19%、Model X -26%、Benz GLE -41%、BMW X 系列 -30%~-40%,稅收減免將帶來顯著價格下調。
企業營收與匯損
- 台積電:6 月營收:2,637.9 億元,月減 17.7%,年增幅 26%,上半年約 30%-40%,匯損傷害已明顯湧現。
- 魏哲家強調基本面穩,能抵銷匯率損失:3、5 奈米製程需求仍強勁。
- 大立光獲利驟減:第二季獲利大減 84%,EPS 僅 7.73 元,Q1 為 48.28 元,林恩平主動承認匯兌損失影響非常大。
- 6 月台灣出口額:533 億美元,創歷史新高 ,但伴隨 10–15% 匯損,避險成本升高。
- 6 月份整體上市櫃公司營收:史上第二強 Q2 與歷史最強 6 月,匯損可能是單月波動幅度最大的歷史紀錄。
出口挑戰與「洗產地」疑慮
- 華爾街分析師質疑:華爾街分析師 Virge Pedal 注意到,台灣出口美國金額與中國大陸進口台灣金額同步大幅拉高,質疑是否存在「後門管道」,即部分中國貨品經台灣再出口美國以規避關稅或科技限制。
- 皓哥解釋與澄清:中國大陸已非台灣最大貿易出口國 (美國已追上,預估明年超越),但一直是台灣最大貿易進口國。皓哥認為,不能僅憑此指控台灣有「洗產地」問題,因台灣傳統產業 (玩具、電子零組件、基礎構件) 已難賣往美國,目前主要賣往美國的是 AI 伺服器。
- 潛在商務部調查:這種「洗產地」言論若被助長,的確對台灣不利,可能導致美國商務部調查。
台灣內部挑戰與通膨
- 產業薪資差距擴大:上市櫃公司非主管員工薪資差距巨大,IC 設計業年薪可達 343 萬以上,但上櫃的運動休閒、富野、南仁湖、劍湖山等公司年薪僅 30 至 40 萬,顯示內部產業差距持續拉大。
- 通膨趨緩與降息條件:台灣 6 月 CPI 年增幅僅 1.37%,創 51 個月以來新低,居住類別房價指數變化也創 17 個月新低 (1.76%),租金漲幅明顯趨緩。這些數據顯示台灣央行具備降息條件。
- 央行顧慮與未來通膨預期:儘管數據顯示可降息,但台灣央行距離第七波信用管制還未滿一年,擔心過快降息會導致房價再度上漲。
- 颱風影響通膨:皓哥預估,因丹納斯颱風重創雲嘉南地區農漁業 (麻豆文旦產量預估僅剩一成,嘉義沿海漁業失收超過 8 成),7、8 月食品通膨可能明顯拉升,尤其在食品類別。
台股 ETF 與資金流入
- ETF 資金淨流入強勁:儘管外資今年已撤出約 30 億美元,但台灣 ETF 吸引了高達 190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,為亞洲之冠,超越南韓與中國 ETF 流入總和,是澳洲的 3 倍、印度的 19 倍、日本的 60 倍。
- 0050 的吸引力:主要受益於 0050 ETF 的降費和拆股措施,吸引了約 62 億美元資金流入,其中台積電佔 6 成權重,進一步增加了吸引力。
- 散戶買盤支撐:目前約有 200 萬人每月定期定額投入 150 億新台幣到 ETF 中。這種強勁的內資買盤解釋了外資賣超台股,但台股卻「跌不動」的現象。
皓哥笑話
16:05 阿紅
17:52 霍金
- 霍金不是有一句名言:「即使哪裡成了黑洞,也是我一生想要探索的地方」
- 霍金是大家的偶像嘛
- 所以大家就戲稱,本次史稱「男莖大屠殺」。
19:54 來都來了
- 有人問皓哥,怎麼有力氣看完這則新聞。
- 因為我點進去的時候,想說:「來都來了,把它看完吧。」
30:22 麻豆
- 對於農漁業來說,現在的壓力的確算是蠻大的。
- 哦,這今年可能就沒有麻豆文旦了,剩下麻豆傳媒了。